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是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、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,该产业显现了巨大发展潜力和无限广阔的前景。
一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
1、产值规模迅猛增长。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,经过近20年发展,2010年从业单位已近2万家,产值近1000亿元。“十二五”末产值预计可达2000亿元。
2、单位数量快速扩大。截至2008年底,我国从事测绘地理信息采集、处理和服务并具有测绘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共有11269家,较2003年增长了47%,其中甲级552家、乙级1721家、丙级3589家、丁级5407家,到2010年已近2万家。
3、从业人员大幅增加。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,300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教育和研究工作。2010年新成立的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超过500家,新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25000个以上,测绘与地理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名第二。
4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。2003年,黑龙江省开始建设全国首家地理信息产业园,现已32家企业入驻,2008年园区实现服务总值1.6亿元。2007年,西安导航产业基地开始建设,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导航企业孵化器和工程技术中心。在武汉葛店开发区建设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,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,占地1500亩,一期工程已有国内外几十家企业入驻。此外,四川、贵州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等地正在筹划或建设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。
二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其人才需求
据初步估算,目前全球与测绘及地理信息相关的产业产值包括硬、软件和数据服务等在内,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。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空间的不断增大,对测绘与地理信息人才的需求亦不断扩大。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。相对于产业的高速发展,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人才极为缺乏。
1、缺乏产业高端领军人才。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缺乏一批懂技术、懂管理、懂经营的领军人才;缺乏能带起一支创业团队,带动一个创新产业的科技领军人物;缺乏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,素质全面、能做大做强企业的优秀企业家。缺乏准确判断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端领军人才,直接影响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、产业规模和水平。这是制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。
2、缺乏一大批技术复合型人才。目前,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,而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,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人才。技术复合型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3、缺乏国际型人才。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缺乏懂海外市场的营销人才、财务人才和法律人才,缺乏对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的吸引政策。随着我国“走出去”步伐的加快,国际型人才缺乏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制约将日益显现。
4、人才结构不合理。在人才结构上,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高端人才市场资源不足,招聘困难;处于金字塔中端的中坚人才,人员流动性大,人才流失情况严重;处于金字塔低端的基层人员,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,由于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,培养周期较长,不能解决企业当前之急,而当这些人员成长为中坚人才后,流失情况又随之出现。
总之,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以其技术含量高、增长潜力大、资源消耗少、吸纳就业能力强、环境影响小等优势,已被公认为朝阳产业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面对机遇与挑战,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会愈发重要。